臺灣即將進入所謂的鬼月,也就是農曆七月鬼門開的日子,對於臺灣人來說是個重要的民俗節日之一,即便沒有任何鬼神信仰的人也會知道的日子。而在世界各地也有與鬼神相關的節日,像是萬聖節就是西方重要的鬼神節日。那麼同樣在亞洲文化圈的韓國呢?雖然同屬在相近的文化圈,因為主要的宗教信仰與民族文化差異,韓國對於鬼神的觀念就不像臺灣這麼豐富多樣,但仍是有與鬼相關的日子。
臺灣鬼月
農曆七月便是臺灣的鬼月,七月一日是鬼門開的日子,而七月三十一就是鬼門關的日子。農曆七月鬼月也是屬於臺灣及閩南一帶的地方習俗,這一個月被認為是孤魂野鬼被放出來的日子,人們也為了祈求平安,也會在初一、十五、三十準備豐盛菜餚款待好兄弟,另外在這個月也會有不婚嫁、不喬遷等各種禁忌。
在鬼月最大的活動就是中元節拜拜,也是所謂的中元普渡。在這一天各地廟宇都會舉行法會,或是許多家庭也都會準備豐盛的菜餚款待好兄弟。而其中拿香拜拜和燒紙錢等等,也就成為臺灣重要的民俗文化特色之一。
韓國鬼節귀신날
韓國的鬼節大部分是在農曆的一月十六日,依照不同地區也有在十四或十五日的,但根據韓國民俗大百科字典介紹,韓國鬼節並沒有明確的典故,僅能從大家口耳相傳的內容去解析。因此在韓國各地對於此節日的名稱、由來和時間就有所差異,甚至有些地區也並沒有這樣的節日。
根據介紹內容可以知道,這個日子的由來主要有兩種說法。一個說法是,鬼節的前一天是韓國的正月大滿月(정월 대보름날)的日子,在那天因為習俗的關係會有米飯和堅果等東西被丟棄,因而會引出大量的鬼魂。而另一個說法則是較為現實的講法,因為前一天的正月大滿月會有許多慶典,而人們會整晚喝酒玩樂慶祝導致許多農工隔天無法工作,因此就藉口說「在這天(一月十六日)工作會因為鬼魂們導致生病,甚至是禍害雇主家」。然而在各地也有一些其他的說法,像是為了讓農工能多休息一天而訂的日子,或是在慶尚南道固城郡(경남 고성)地區則有為了嫁去夫家的媳婦能多玩樂一天而訂下的日子。
如同因為不同地區對於鬼節有不同的傳聞與日期,依照不同地區驅鬼的方式也有所不同。有些地區會倒掛篩子、竹編畚箕或是松樹枝,由於這些物品孔洞、編織的竹子或是樹葉的數量很多,他們認為鬼魂會花很多時間去數它們,而數到最後天亮祂們也就得回去。也有些地區是撒炒過的豆子。也有地區則是會在十六日一早去戶外,若有看到烏鴉或是禿鷲就會把牠們抓起來,因為認為牠們會叼來厄運等。
雖然各地區都有不同的名稱、習俗等,但是他們也是都為了同樣的目的,他們認為鬼節在這一年的開端,若是可以平安度過這一天,那麼接下來的這一年也會平平安安地度過。
習俗的異同
從臺灣的鬼月和韓國的鬼節來看可以知道,大家都是因為敬畏鬼神而有這樣的日子,也可以說這是在整個亞洲文化圈的特點之一。另一方面,都是因為希望能有好日子,才有相關的祭祀活動。
但從民間習俗的作法來,臺灣對於鬼魂是使用款待的方式去對待祂們,而在韓國的習俗上則是阻擋祂們的靠近或是驅趕祂們。這也可以看到臺灣與韓國在民族個性上的差別,臺灣人一直給人熱情、謙虛和包容的性格,因此對於鬼神不是驅離而是乾脆滿足祂們,選擇和平相處。而韓國人給人則是較強悍和守護自己家人的性格,因此對於外來的敵意會以較強硬的方式表現。
中元節與百中日
許多人會將中元節和韓國的百中日放在一起做比較,但我認為這兩種的性質上是有點差異的。七月十五這一天其實是許亞洲文化圈國家都有的日子,但因為習俗和文化的不同,雖然日子是同一天,但其實意義卻有差異。臺灣的中元節就是前面提到的普渡,主要在祭祖和祭拜好兄弟,而韓國的百中日性質卻比較接近慶祝秋收,或是以祭拜神佛為主要活動。
文化差異與翻譯
首先,從相似的節日裡看見不同民族的性格,我認為是蠻有趣的。其實,不管是在臺灣還是在韓國,甚至是整個亞洲,大家對於鬼神都是敬畏的,而不管是什麼樣的民俗活動,都會帶有各地方民族的文化特色。而因為都是同屬亞洲文化圈,甚至是東亞文化圈,臺灣跟韓國常常會有相似的日子,雖然是同一天或者是名字相似,但其實性質上不同的日子。若是從翻譯角度來看,這樣的差別也是在翻譯時常需要考慮的一點,像是韓國的百中節如果翻成中元節,那這樣是否會影響到讀者對於百中節習俗的想法,又或者像前面有提到的農曆初一十五這一天,這天是韓國的正月大滿月,而有些人會直接翻成元宵節,但其實這天在民間習俗上是不一樣的。
參考資料